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邀请专家讲学新闻三则 |
发布人:
韩继中
发布时间:
2017-05-23
浏览次数:
1149
|
热烈欢迎郑州大学副教授石秀来我校讲学 5月22日上午9点30分,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石秀在我校美术馆做了题为“绘画中的设计”的学术报告,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教师和28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学术讲座由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院长吴京垿主持。 石老师从围绕如何创造一个“形”展开,系统论述了“删除”、“贴近”、“接触”、“调整”、“相似”等简化、组织、统一形象的基本方法。结合人类早期创造的简洁而统一的视觉艺术符号和野兽派马蒂斯的平面化倾向的艺术形象论证了“创造一个形”的过程。他引用康德的系列经典论述(如“人为自然立法”)强调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对艺术作品生成的价值和意义,揭示了绘画艺术作为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抒发方式所包含的主观性与时代性,隐喻了艺术批评承载的历史使命。 石老师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把之前对画面构成规律、抽象因素及逻辑关系的讲述加以总结和升华,使广大师生在哲学层面对绘画和视觉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热烈欢迎郑州大学副教授耿强来我校讲学 5月22日下午3点30分,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耿强在我校美术馆做了题为“认识有限空间”的学术报告,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教师和30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学术讲座由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副院长贺洛乙主持。 耿老师分析了“有限空间(浅空间)”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他认为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以及摄影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观看图像的方式,提出绘画作品的三种空间表现形式:“无限空间”“没有三度空间立体的平面性”和“有限空间”。他分别结合古希腊瓶画与欧洲古典油画解释了人类早期不断追求纵深空间的“没有三度空间立体的平面性”和近代以焦点透视为代表的“无限空间”,深入阐述了现代艺术在空间表现上的创新之处。 耿老师采用比较的手法分析现代绘画与古典绘画在空间认知上的区别与联系,为我们师生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新的思维。
热烈欢迎郑州大学副教授姚小伟来我校讲学 5月23日上午9点30分,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姚小伟在我校美术馆做了题为“美的启蒙与构建——感悟中国史前陶器”的学术报告,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教师和26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学术讲座由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副院长贺洛乙主持。 姚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收藏经历介绍了陶器在中国史前文明时期经历的发展和演变,讲述了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时期陶器在形制和纹饰上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它们包含的美学特征,重点以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为例解读了图像包含的文化记忆。他认为,陶器的装饰纹样是审美的需要,在彩陶的装饰艺术纹样中,抽象与具象并存,工笔与写意兼备、简约与繁复交相辉映。 姚老师鼓励同学们到自然中去寻找素材,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做到向心求法,令现场师生很受鼓舞与启迪。( 作者:周如俊 威斯尼斯人官方网站登录welcome供图 )
|